破碎的至上美德

破碎的至上美德

王俠軍老師對於會“破”的材質情有獨鍾,他在《美學時光》中的易碎的至上美德一文中提到,易碎的材質正因為易碎 「於是建立細心、緩慢與事物互動的習慣,慢,讓我們有體會、品味事物美好的空檔,有了感覺,就會珍惜,這份珍惜的心態開始延伸擴大到周遭的人、事、物、環境的對待上,漸漸惜福、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以下摘錄下王俠軍老師所著《美學時光》中的易碎的至上美德一文:

有死亡才顯出價值,與人類文明共生共榮近五千年的玻璃,隨時隨地極易損毀的宿命特質,正是它最可貴的所在,不僅在價值歸零上,更在啟示上。

德國人曾說玻璃是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可不,在人類文明的進化上玻璃是最重
要的材質,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二十四小時從日常的生活到科技的運作領域它就
在你身邊默默做貢獻,你可仔細體會過?


而一九六二年開始以玻璃當作藝術創作材質的工作室玻璃運動更將玻璃的舞台提升至文化、藝術的層面,而它無可取代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敏銳的光影互動和十五種因溫度不同柔軟度不同、所衍生出風貌不同的工藝,你心中的所有可能,它全可以完成;妙的是玻璃創作的道理簡單易懂,原料、設備相對低廉又容易取得,它具平民化的創作形式,難怪在世界各地紅紅火火地展開,成為最時尚的藝術表現。


入門門檻極低,一如紙、筆、墨、硯的伸手可及,但必須經年累月的投入修行,方得價值連城的火候,方能掌握精、氣、神運用自如的書寫功夫,有幸二十餘年和夥伴玻璃教育的推廣工作有了初步的成效,兩岸三地專注於水晶玻璃脫蠟鑄造的工藝,正快速蓬勃地發展,人的廣度有了初步的成果,期待質的深度能更精進,相信這有別於西方風格的創意和工藝的價值,必能成為屬於我們的文化傳承。


由於導熱以及延展性的不良,玻璃的工藝最重要是作品各個部位均溫的掌控,所以退火徐冷要很精準地處理,否則因加溫所產生的内部不均衡應力,將會引起龜裂的問題,玻璃的破碎是個慘不忍睹的局面,因為借題發揮的應力,乘機火上加油極致演出,鋪陳一個難以收拾的場景,面對細瑣邊緣帶有寒光數也數不清的碎片,先用掃把仔細掃一遍,仍不放心,吸塵器各個角落又搜尋一遍,這應力不知把碎片炸出多遠,不行,最後跪在地上又好好用抹布擦拭一遍。這毀滅的意象,結合了完美作品化為烏有的失落,心為之糾結慌恐的破碎聲,可怖災難畫面,煩人的善後工作,身心都痛,於是人們知道如何和玻璃相處——小心翼翼,必須珍惜。


於是建立細心、緩慢與事物互動的習慣,慢,讓我們有體會、品味事物美好的空檔,有了感覺,就會珍惜,這份珍惜的心態開始延伸擴大到周遭的人、事、物、環境的對待上,漸漸惜福、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玻璃強勢地培養我們的習性。


日本人說玻璃可貴是它不會生鏽、晶瑩剔透容易清潔,我說它的易碎是至上的
美德。而精美的瓷器在其洗練的線條和溫潤的肌理下,也蘊涵同樣的美德,它引領我們走入惜福、感恩的情懷。

Dragon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