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挑戰
美麗的多樣性,總被技法所困住,瓷器便是其中之一。由於瓷土高溫瓷化和密質化時象,收縮龜裂軟化變型等宿命現象,限制了瓷器造型的發展,要同步於所謂與時俱進時空變幻的美麗節奏,有其困難。而古典華麗優雅之外,瓷器還有什麼樣的美好,總叫人懸念。
- 八方新氣創辦人 王俠軍
瓷是將鬆散沒有結構的土經高溫淬鍊,瓷化成密度堅挺的材質,由於瓷土高溫瓷化和密質化時,產生收縮龜裂軟化變型等宿命現象,限制了瓷器造型的發展,要同步於所謂與時俱進時空變幻的俐落節奏,有相當的困難,1800年以來,瓷器限於工藝的技法滿足於古典華麗優雅的美麗,委婉雍容的風釆,就與現代簡潔明快的光影節奏、理性清晰的結構秩序的都會利落隔絕了。
1800年來對高溫軟化不易成形,高比例收縮不易精準等難以掌握的瓷土特質,瓷器只好在造型的侷限下做圖飾色彩的變化。但對生活的探究、美感的追求、品味的進步沒有理由原地踏步。
改變工法 突破創新
王俠軍的設計圖有別於傳統渾圓筒狀的形狀,要做出成品,必須面對15%高比例的收縮和軟化的現象,在泥胚周圍搭起適當地鷹架,用以支撐或圍住來防止瓷器於高溫燒製時走樣變形的情況,鷹架的設計和製作得經過精密的計算及拆解,一一單獨開模製作,才能精準而細緻的完成造型。同時成型時避免一點火即達2、300度溫度,造成單一泥胚受熱不均,相較於一般9小時至溫度高點,八方新氣需要分段點火25小時以上,由於造型獨特,退火降溫的時間也得拉長,一切按標準流程進行,卻存在不到10%的成功率。
不僅最好 更要唯一
八方新氣的作品,是18年間不捨晝夜的創作,突圍技法限制的成果。作品中騰空、架高、直線等簡約大氣的線條讓瓷器進化外型、以現代美學的設計與精神,賦予瓷器不同的想像,為生活添上美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