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八方新氣的瓷器都是白色?
一場從色彩到純白的轉變
王俠軍選擇轉身告別五彩繽紛的琉璃世界,走進一片淨白如雪的瓷器天地。從色彩的堆疊轉向白的沉靜、從視覺的喧鬧轉向形式的沉思。這不只是媒材的轉換,更是一場對藝術與生活態度的重新選擇。
工藝上的挑戰:為何選擇透明釉與白瓷?
八方新氣的瓷器幾乎全部採用透明釉處理,讓燒結後的瓷土本色自然顯現,這是創作者在形式、技術與審美上極為艱難的選擇:
-
透明釉無所遮掩,作品結構、線條、弧度、比例,甚至最微小的肌理瑕疵都無所遁形。
-
拒絢入素,意味著更高難度的美學要求:每一個角度都要經得起審視,每一個細節都必須完美對話於空間與光影。
-
這不僅是一種製程上的堅持,更是一種對「瓷器美學應與時俱進」的理念實踐。
「不做表面功夫,要的是骨子裡的改變。」——王俠軍
白,不只是白:從“明白”到“白金”的文化再生
1. 「明白」:獨門白瓷色的命名哲學
經過三年的研發與尋找,王俠軍稱他調配的白瓷色為「明白」——這不是偏暖的「甜白」、也不是工業感的「冷白」,而是一種君子之白,莊重、坦然、通透、不偏不倚。
2. 白,是王俠軍精神價值的映照
白色在他心中代表:
-
不染不遮的全然表露
-
自由、包容、謙遜、善良的氣質
-
是太極初始的空,亦是萬象可能的起點
3. 白,是瓷器的本色
-
瓷器往往靠色彩與圖案來追求華麗,卻容易忽略瓷起形體本身的語言。
-
八方新氣選擇回歸瓷土本色,用光影、弧線、結構與比例,讓器物本身說話。
4. 白瓷 = White Gold|一段文化記憶的復興
-
白瓷曾在17世紀風靡歐洲,被視為比黃金還珍貴的「白金」。那是文化發光發熱的時代。
-
王俠軍期許:「瓷器應與當代生活語境共舞,不應徘徊於宋明遺緒中」,他希望將都會的理性與堅毅注入柔和器型,打造屬於現代的白瓷語彙。
白瓷與禪意的對話:從佛法創作到生活器物
-
白色在佛像創作中象徵潔淨、空性與殊勝,王俠軍表示:「白,深化晴空萬里、無盡超然的殊勝」。
-
對他而言,白色是一種誠實與真實的美學選擇——不靠裝飾,不加粉飾,讓本質說話。
白瓷與現代性:一場歷史長線的瓷器革新
-
多數傳統瓷器依附歷史圖像與繁複裝飾語彙,八方新氣選擇白為主調,重建屬於當代的器物語彙。
-
白,是一張未經書寫的詩頁,是最能容納情感、記憶與想像的底色。
-
在王俠軍的設計語言中,瓷器不是花瓶,而是當代生活中的美學對話者。
白色,是精神的空間——給觀者的開放留白
白,是空,是靜,是無,是萬象之始。
當瓷器不再被色彩與圖案主導,觀者便得以將自我投射其中——或見初心,或見心境,或見歲月餘韻。
白瓷,成為一方心靈的境地,也是一個現代設計語彙的啟始。
「白,是一種選擇,也是一份堅持。在無聲處,見萬象。」——王俠軍
FAQs
為什麼八方新氣的瓷器都是白色?
因為八方新氣選擇以透明釉呈現瓷土本色,象徵對材質本質的尊重與對現代美學的挑戰。白色在設計上更困難,但也更純粹。
白瓷比彩瓷更高級嗎?
不一定,但白瓷若要展現精緻的比例、線條與肌理,需要極高的工藝技術與美學判斷。在透明釉下無所遁形,是對作品的一種自我檢驗與極致要求。
白瓷適合什麼人收藏或送禮?
白瓷作品適合重視生活品味、極簡設計與文化內涵的人士收藏或贈禮,尤其是喜歡禪意生活美學、藝術瓷器、原創設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