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源起

端午節源起

農曆五月初五,是傳統文化中三大節日之一的端午節,也是所有漢字文化圈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日本列島、朝鮮半島、越南文化的等地區一同歡慶的節日,甚至在一些歐美國家也開始划龍舟的競賽。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宣揚忠孝節義的節日

近幾年端午節的活動不外乎是划龍舟與吃粽子,一直相傳是為了紀念戰國末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留下“舉世混濁而我獨清,人皆醉而我獨醒” 的慷慨詩句後,不願當亡國奴而在農曆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盡,據說周遭的百姓不捨河中魚蝦吃了屈原的肉身,因此投入粽子與划起了船希望能讓魚蝦的飽足,據說這也是划龍舟與包粽子的由來。

另外也有紀念吳國大臣伍子胥的說法,據說主戰的伍子胥與新即位主和的吳王夫差被奸臣挑撥,最終被賜死並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

第三個典故則是東漢孝女曹娥的故事。她的父親溺江而亡,她沿著江邊哭泣多日後傷心投江,居然幾天後,也就是五月五日那天,曹娥與父親的屍體居然合抱浮起。至今在曹娥投江的地方浙江上虞,仍有許多關於這個事蹟的慶典。

所以端午節除了慶典外,還傳承了許多中華傳統道德標準,在世世代代歡慶端午的同時,還提醒著人們做人行事的美德。

八方新氣藝術白瓷 端午禮贈品推薦 大道行

 作品〈大道行〉

龍的節日

但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可以追朔至春秋之期吳越之地就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賽來舉行祭祀的習俗,當時的百越族開始了龍圖騰的崇拜,生活在水鄉的百越族自比是龍的子孫,每年的五月五日將粽子投河祭拜龍神,龍舟比賽則是祭典歡慶的一部分,所以端午節也可以說是龍的節日。

 

八方新氣藝術瓷器 端午禮贈推薦作品龍禧

作品〈龍禧〉

公共衛生日

不過在經歷了疫情後的人們,可能對於端午節還是最早的公共衛生日一說會感到好奇,端午節是夏季的開始,也是古時引發傳染病的時間點,許多端午節的習俗,如:喝雄黃酒,在門前掛上艾草、菖蒲等有“療效“的草藥,或是讓孩子掛上有香草、雄黃、硃砂等香藥的香囊...不僅驅瘟去疫,也是提醒大家這”惡月“來了,要注意衛生與健康。

端午節在傳統來說也是一年一度的採藥大節,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因著氣溫上升,植物莖葉在一年之中最為粗壯茂盛,藥效也最佳。更有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匯聚一說,這天的草藥還具有闢陰邪的神奇特性,從而延伸了許多地方有當日洗藥浴的習俗。

  端午節驅疫草藥

端午節的起源結合了上古時期的文化崇拜、人文教育、祈福避邪、驅瘟去疫等意義,這也難怪成為每年最重要的三大節慶之一。

當端午節的節日氛圍逐漸蔓延,我們彷彿穿越時空,讓我們在繁忙的現代社會中,保持著對傳統文化的敬意,將先人的智慧與價值代代相傳。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了解更多:端午・祥龍獻瑞禮贈推薦 

Leave a comment

Please note, comments need to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Mother's Day Select